二手房成交量——政府监管力度加大 新政抑制需求整体表现稳定
2018年,深圳全市二手房成交73047套,同比下跌1.06%;成交总面积609.49万㎡,同比下跌3.58%;其中,二手住宅成交64627套,同比上涨1.65%;成交总面积530.64万㎡,同比下跌1.48%。2016年进入新一轮调控期之后,深圳二手成交持续下挫,2018年3月底出台的“三价合一”叠加“7.31新政”的出台,对2018年下半年行情产生深远影响,但上半年“优良”表现使得全年二手房成交量与上一年基本持平。
二手住宅成交均价——价格坚挺 升幅放缓
2018年,深圳全市二手住宅成交均价56596元/㎡,同比上涨6.56%。但从近十年情况对比看,近两年的涨幅明显减弱。政策持续加码下,2018年市场买卖双方更加理性,存在更多的议价空间。
各区域二手住宅成交量——宝安、南山年度成交量涨幅相对明显
2018年,除盐田外,各区成交的分化并不如新房显著。在二手住宅成交中,龙岗区成交持续位列榜首,但相较去年下跌了6.91%;随后是宝安、福田两区,再次是南山区、罗湖区和盐田区。与上年相比,除龙岗外,各区域二手住宅成交均有不同程度上涨,其中宝安、南山均涨了6%。
各区域二手住宅成交价——各区域价均升 福田涨幅最大
2018年,除福田(75430元/㎡)和南山(84823元/㎡)超过全市均价外,其他区域皆在均价以下,且所有区域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,分别是福田上涨8.89%,龙岗上涨6.65%,南山上涨5.24%,罗湖上涨5.14%,宝安上涨4.34%,盐田上涨3%。
住宅成交面积结构——90㎡以下是主流
90㎡以下中小户型作为成交主力,全年占比保持在八成左右,且在2018年第二、三季度,成交呈扩张趋势,其中又以9月占比最高,达83.60%。进入年末,91㎡以上改善型面积段占比有所恢复,其中91-120 ㎡面积段占比在11月创下近两年来新高,达16.18%。
住宅成交单价结构——单价区间微上移
从2018年全市二手住宅单价区间成交结构来看,4万以上单价区间占比在七成左右,较2017年的64.90%有所提升,其中4-5万与6万以上单价区间占比全年表现势均力敌,轮流占据单价区间占比首位。在全市住宅价格稳中微涨情况下,单价区间表现也呈略微拔高趋势。
住宅成交总价结构——中低端价位受众多
从2018年全市二手住宅总价区间成交结构来看,200-300万中低端总价区间的物业依然是成交主力,这一总价区间成交占比在11月突破三成,达31.76%。200万以下物业的成交占比持续萎缩,全年成交占比由2017年的16.92%下降至14.85%;对应的,400万以上总价段占比提升。
各区域成交单价结构——成交主力看梯队
2018年,全市成交主力单价段为4-5万,占比为28.13%;其次是6万以上单价区间,占比为27.94%。具体到各个行政区主力单价段和区域成交均价吻合,第一梯队福田南山两区6万以上高端项目是绝对主力,占比分别为59.64%、76.30%;第二梯队宝安罗湖4-5万成交占比超过1/3,第三梯队龙岗盐田主力单价段则为3-4万,成交占比在五成左右。
各区域成交总价结构——上车看龙岗 置换看南山
2018年,全市成交主力总价段为200-300万,占比26.30%;其次是300-400万总价区间,占比22.56%。具体到各个行政区,200-300万物业是龙岗、罗湖和盐田区的成交主力,其中又以龙岗区占比最高,达41.76%,是刚需上车首选;福田和南山两区500万以上高端项目聚集,南山区这一总价区间成交占比近六成,是改善置换集中区域。
深圳市二手住宅套均总价——450万高位窄幅波动
2018年上半年,深圳二手住宅成交套均总价冲高至452万元/套,下半年波动回落到438万元/套,环比下跌3.15%,同比微跌0.83%。2011-2018年,二手住宅套均总价从129万涨至438万,涨幅明显的时间集中在2015年-2016年上半年。最近一年调控进一步加压,尤其是731后,套均总价上涨趋势受抑制,进入高位窄幅波动状态。
?